本書傳遞一個重要的思想與事實:成功的領導者,不只源於自信或專業,還需要有具備謙卑、同理心、勇敢等特質,並用誠實的口吻告訴我們,人生有失敗、有逆境、有低潮,如坦然處之。眾人常以為,偉大的領導人通常要有堅定的方向、不理會批評或質疑,有強烈的自我意識,然而這本書的中心思想卻恰恰相反,以謙卑消弭自我,但仍保有強大的自信。

PDF版閱讀版: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open?id=1tamffb1HH9pm5_lbL8o8rJwMB0sly7-S

 

作者:約翰‧漢尼斯

  漢尼斯曾任史丹佛校長長達16年,是美國大學校長平均任期的兩倍。任期間帶領史丹佛被《富比士》評為「全美頂尖大學第一名」,對學術與產業的貢獻甚巨,不只是圖靈獎得主,更有「矽谷教父」的讚譽。漢尼斯為Google母公司Alphabet董事長,25歲就當教授,Google、YAHOO創辦人都是他的學生。曾受美國前總統歐巴馬邀請,參與科技領袖晚宴,與賈伯斯、祖克柏、施密特同為座上嘉賓。   

   

博客來連結: 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806938

 

筆記:

第一章  謙卑:高績效領導的基礎

思索自我出身的幸運,有助於培養謙卑之心。

謙卑不是缺乏野心,而是將野心運用在影響力,為他人的利益而努力

如何衡量工作上的學習力,就是謙卑,才能發揮集思廣益的力量。

謙卑讓自己看的到自己的缺點,知道如何補強。

真正的自信,來自於了解自己的技能與個性,也是源自於謙卑。

謙卑賦予我們自信

「我們必須提醒自己:強者也會變得脆弱,智者也會犯錯。」甘地Gandhi

 

第二章 真誠與信賴:高績效領導的關鍵

「把腳踩在對的地方,然後,站穩。」林肯總統

比正直更難每日實踐的是真誠

找出自己欽佩的美德,努力培養它,並懷抱謙卑走上這條路。

困難的決定,都會涉及兩個問題:職涯選擇、意見分歧所站的立場

失去信賴,就像斷了線的風箏,難以尋回。

聲譽就是你最寶貴的資產。不求進取,聲譽不會增加,只會慢慢受到侵蝕。

 

第三章 領導就是服務

慶祝勝利或是有好事發生時,我們最好站在後面,讓別人在前面。但要是碰到危險,我們必須站在最前面。如此,人們才會欣賞你的領導力。」曼德拉

領導人就是僕人

領導人常常忘記,自己應該為別人服務

公司組織圖應該顛倒過來,領導在金字塔的塔尖,整個組織的底部,支撐整個金字塔

如果你認為領導人的角色,是要幫助自己前進,獲得更重要的頭銜、獎項、更多的薪酬,你將永遠無法看到真正的成功。

「我希望你們過著真誠的生活,而非汲汲營營於名利追求。在工作崗位上,要兢兢業業,不吝對人伸出援手對人友好為失意者加油,永遠遵循恕道推己及人。」史丹佛夫人1891年開幕致詞稿

 

第四章 同理心:塑造領導人的要素

做決策設定目標時,同理心是不可或缺的因素

運用同理心,免不了要透過嚐試錯誤,才能在感性理性之間,找到最佳平衡點

出發點是同理心,設計理念是理性,增加了計畫的使命。

如果同理心公平有牴觸,就會產生問題。

同理心是:透過人互動而使人改變,以及透過別人的眼睛,用全新的眼光來看世界

 

第五章:勇氣:為了機構和社群挺身而出

勇敢的行為,來自心中的勇氣;而勇氣常透過勇敢的行為表現出來。

勇氣,是持續不斷的,這是果斷和道德的基石;而勇敢是經由事件激發出來的,必須在某個必須時刻發生。

當你為你的組織發聲,不是為了自己,那你字字句句都會充滿力量與自信。

「絕不心懷惡意,對所有人心存悲憫。神讓我們看到哪邊是正確的,我們就堅信那是正確的一邊,讓我們努力奮鬥,完成使命。」林肯總統 第二次就職演說

如果你首先把注意力放在觀眾身上,就可以相信自己能堅持到底,而且勇氣必然會找到你。

一旦我們能看到事情的全貌,就能鼓起勇氣做出改變,或是堅守原有的立場

領導人不只是需要啟動的勇氣承擔精心計算的風險,也需要學習駕馭隨著風險而來的循環一旦失敗,必須快速、果斷的爬起來;如果成功,則應該盡可能的從中獲益

萬一已經走的大半條路,回頭則需更大的勇氣

有時,你或許需要放棄夢想,但是如果你以勇氣來領導,所有的努力都不會白費。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,你也許會為自己得到的東西感到驚喜

 

第六章 協力與團隊合作:你無法單打獨鬥

兩個披薩原則:參加會議的人數,必須控制在兩個披薩夠吃的程度。小而高績效的團隊比較有效率。」亞馬遜執行長 貝佐斯

原則:1.共同目標、2.不去批評別人的點子、3.鼓勵大家不要怕提出尖銳棘手的問題、4.互相尊重

找對人:能與人積極合作、具領袖特質、能達成任務

得不到明確支持就蠻幹,將傷害到:重要的關係、未來的計畫、機構的利益。

這一切的成就,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。你的貢獻非常重要;因為你,整個團體才能變得更好沒有你,就沒有這一切

我希望他們親耳聽到,他們的努力有多重要。

 

第七章 創新:產業與學術界成功之鑰

20%時間哲學:挪出20%發揮創造力,思索、研究什麼樣的計畫能夠為組織帶來利益。

採取創新,必然要面對、克服挫敗的考驗

張大眼睛改變思維,不要只是護衛自己的地盤,想想整個組織以及未來需要的是什麼?

兩大主軸:1.針對挑戰性的問題,進行跨領域研究;2.教育未來的領導人,讓他們能幫忙解決問題

 

 

第八章 求知慾:終身學習的重要性

達文西的筆記超過七千兩百頁,每一頁都是好奇心的紀錄。

文學、傳記和歷史就像實驗室,我們可以在其中驗證道理,並學到重要的教訓,而不必承受那些痛苦和困難。別人失敗的經驗,可以作為我們的前車之鑑,避免重蹈覆轍,以及了解如何東山再起。

身為科學家,最大的挑戰就是充實人文學科。

「不要停止發問,永遠別失去神聖的好奇心。」愛因斯坦

 

第九章 說故事:溝通願景

引進新的想法,不能光列舉事實和數據,而是必須說故事

以培根雞蛋早餐為例,雞只是參與,豬則是完全投入。XDDDD

很多偉大的行動,從社會運動到科技創新,都是從故事開始。

事實的數據,能獲得大腦的認同,但不一定能打動人心

邏輯似乎無懈可擊,但能激發我們的動力嗎?讓我們興奮吸引我們,是因為我們覺得有價值才不管邏輯

激勵團隊採取行動,最好用故事打動他們。一旦他們受到感染,想像自己是願景的一部分,接下來就可以用數據與事實,為故事背書

你在這裡的目標,不是謀生;而是讓人生更有價值

真正的成功,不在於我們準備去做的事情,也不在我們希望做到的事情,也不是我們一直努力做的事情,而是值得去做的事情

說故事有個缺點,就是很多人都聽過了,在不斷變動的世界,很容易失去說服力,必須豎起耳朵、睜大眼睛,尋找新的故事

更新腦袋存放新的故事,不管在什麼場合都能夠用故事打動人心,尤其是即席演講的時候。

多多練習說故事技巧,特別是必須向聽眾推銷你的願景時,盡可能生動,讓觀眾感同身受

 

第十章 遺澤:這一生,你想留下什麼?

職涯早期,專注努力在:培養技能、累積經驗獨立作業、團隊合作。

如果真的希望世人記得你,就得做影響深遠的事情。

必須深謀遠慮,把焦點放在特別突出、有長遠影響力的行動上。

利用生命最佳的方式,就是把時間花在比生命更長久的事情上

 

心得:

大部分的領導學書籍及演講,都強調你必須要有雄壯的獅子心、偉大的目標、高宏的願景,登高一呼帶領跟隨者勇往直前、奮勇殺敵。然而,一打開這本書,卻告訴我們要謙卑、保持真誠與誠實、服務部屬、對他人有同理心,一位叱吒美國創業重鎮矽谷、擔任史丹佛大學16年校長的領袖,有必要這樣強調這些事?讓我想起多年前閱讀的一本書《僕人:修道院的領導啟示錄》( 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169755 ),有同樣的信念:

領導者,就是僕人。

人生中常常發現,強調的重點並沒有對錯,但「排列順序」卻影響了後續成效,一位領導者的獅子心叱吒風雲重要嗎?非常重要。然而,若將「僕人心」放在最前面,以服務為目的、將他人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利益前面,團隊自然會將這樣的人成為領導者。就像《聖經》所說:

凡自高的,必降為卑;自卑的,必升為高。

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第二章所提:真誠與信賴是高績效領導的關鍵。通常我們想到高績效,以銷售業務來說,必定需要利用一些話術、老王賣瓜自吹自擂一番,甚至誇大不實的宣傳及避重就輕關鍵問題,充斥著這個產業,也難怪本書作者提出「比正直更難每日實踐的,是真誠。」

我們可以很正直,但很假。

然而要記得,聲譽就是我們最寶貴的資產,不要隨便的自誇或不實,那是在消費自己的資產。只要「一次」被發現與實際狀況有所落差,信賴就像斷了線的風箏,難以尋回,慎之。

arrow
arrow

    浩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